一、单位简介
浙江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高等学府,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风景旅游胜地杭州,其创立于1897年,历史悠久、办学特色鲜明、学科门类齐全,在海内外享有盛誉,是中国最好的综合型、研究型大学之一。
近年来,浙江大学围绕国家战略目标,瞄准国际科学前沿和重大挑战问题,紧抓脑科学与脑医学发展机遇,逐步完善在脑科学与脑医学学科领域的重大布局,聚焦人脑和机器脑研究两大核心领域,切实推进医教研融合发展,形成交叉融合的发展态势。
浙江大学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成立于2019年10月,是国内首个将教学、科研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的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学院肩负重大使命,正以稳健而有力的步伐,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征程中勇立潮头,开创新篇。作为中国脑计划的重要研究基地之一,学院致力于在情绪与情感、感觉与行为转换的神经环路机制、重大神经和精神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以及新型脑科学研究理论与方法等关键前沿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力争占据“战略高地”。
为落实和推进教育部《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浙江大学充分利用在神经科学、信息科学和工程等多项学科的优势,促进脑科学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和交叉创新,抢占未来科技制高点,浙江大学成立了脑与脑机融合前沿科学中心(以下简称“双脑中心”)。作为教育部首批立项建设的国家级前沿科学中心之一,双脑中心享受浙江大学“学术特区”的相关政策,在人才招聘和评估、学生招生名额、实验室运行经费、科研配套设施、学术交流等方面拥有优先权。设有“交叉融合区”,为新加盟的研究团队提供设施完善的研究空间和有利于思维碰撞的创新环境和文化氛围。
浙江大学近年来在脑科学与脑医学领域突飞猛进,研究团队发现了重要神经精神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的神经生物学发病机制,解析了遗忘、恐惧、厌恶等学习和记忆的神经基础,对多个神经疾病的治病基因开展了结构生物学和功能的研究。近五年论文以通讯作者单位发表在Nature、Cell、Science主刊上19篇,Nature Neuroscience 6 篇,Neuron 18篇,Nature Communications 32篇。
浙江大学建立了国内首支脑机接口交叉研究团队,构建了全国最完整的鼠-猴-临床脑机研究平台,取得了一系列首创意义成果。2012年完成国内首例猴子大脑运动皮层植入电极解码“勾\抓\捏\握”等精确手势;2014年完成国内首例临床病人颅内植入电极、成功解码“石头\剪刀\布”等动作;2020年实现国内首例、国际高龄首次临床志愿者侵入式脑控机械手完成喝水、进食、握手等动作;2023年首次实现高位截瘫病人的汉字意念书写,在100个汉字范围内在线正确率达到96.2%。类脑与脑机芯片方面,2020年浙江大学研制了全球神经元数量最大的类脑计算机:Darwin Mouse,拥有1.2亿个人造神经元和1000亿个突触;2023年研制了达尔文3代类脑芯片,支持指令集与在线学习,技术指标总体上与国际上最先进的Intel Loihi2相当,单芯片神经元规模是其2倍多。
浙江大学脑科学与脑医学团队将提供具备国际竞争力的薪酬待遇、研究经费和配套支持,以及高度开放和合作的智力环境。诚挚欢迎相关研究方向的海内外优秀人才加盟,共同开创脑科学、脑医学和人工智能研究的新局面!
一、招聘方向
·神经系统特有的分子和细胞生物学机制
·脑功能的环路解析
·脑疾病的机理研究和干预措施
·脑高级认知功能和计算模型
·脑机接口与混合智能
·类脑计算与神经计算
二、招聘岗位
01、双脑中心研究员或脑院“百人计划研究员”
1)任职要求
年龄一般在40周岁以下,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或研究机构获得博士学位,有海内外知名高校或科研机构的研究经历,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或技术带头人的发展潜力。
2)海外优青申报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2.出生时间在1985年1月1日(含)以后,具有博士学位;
3.在生物医学领域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4.在取得博士学位后至2025年9月15日前,一般应在海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
5.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6.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2024年1月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或在海外无工作,全职回国(来华)工作不少于3年。
7.限项要求:执行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统筹衔接的相关要求。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只能承担一项,不能逆层次申请。
8.具体申报条件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的申报指南为准。
3)工作和生活待遇
1.薪酬待遇: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和住房补贴,全力支持申请承担研究任务并享受相应科研绩效。
2.启动经费:在基金委资助人民币100-300万元科研经费基础上,另提供科研启动经费不少于300万元。并根据申请人的情况,可在此基础上再给予更多经费配套,具体情况一人一议。同时,双脑中心将辅助申报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申报成功可获得额外经费补贴。
3.团队建设:具有博士生招生资格,校院统筹给予博士生招生名额支持;支持招收博士后,并提供相应经费支持;提供全新的办公环境和实验空间。
4.住房安排:可申购学校人才共有产权保障住房(130平米以上,个人按30%-80%产权份额购买),或租住学校教师公寓。晋升长聘教职后,可优惠申购学校人才房;从杭州市以外引进的,学校提供一次性搬迁费5万元。
5.学术环境:共享浙江大学一流的学术声誉、先进的科研平台、卓越的学术生态和开放的科研环境;
6.政府支持:依托申报入选者,享受国家、浙江省安家补助150万元;符合条件的博士后可享受杭州城西大走廊奖励性补助40万元;
7.服务保障:协助解决配偶工作和子女入学入托;协助解决子女医保并享受子女医疗补助;可直接申领小客车上牌指标;协助办理落户、外国人永久居留证等。
02、长聘教授/长聘副教授
长聘教授/长聘副教授主要面向海内外高水平大学的长聘教职体系人员。
长聘教授应达到国内外高水平大学长聘教授相当水平,在其研究领域获得国际同行认可的学术成就,具有相当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在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优秀成绩。
长聘副教授应达到国内外高水平大学长聘副教授相当水平,在学术方面取得原创性和重要成果,具有一定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在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良好成绩。
03、求是特聘教授
应聘者应担任高水平大学教授及相当职务,在同行中具有广泛影响力,能带领本学科引领或赶超国际先进水平;具有较强的团队精神和相应的组织、管理能力;申请当年1月1日未满55周岁。
04、求是讲席教授
在相关领域取得系统性、创造性成就,做出重大贡献,具有广泛的国际学术影响力,如国际著名大奖获得者、发达国家院士或具有相当水平的海内外顶尖学者。
05、全球杰出讲席(非全职)
“全球杰出教席计划”是浙江大学面向海外名师设立的教学项目。面向国际重要奖项获得者、科技发达国家学术组织院士、全球顶尖大学或一流学科的正教授、获得过重要教学奖项或出版过国际畅销教材的学者等。浙江大学将为“全球杰出教席”入选者提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作津贴,教学活动和课程建设经费,并根据需要配备教学支持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