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团队简介
激光极端制造研究中心成立于2022年6月,由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李琳研究员担任中心主任,国家特聘专家张文武担任常务副主任,下设激光与智能能量场制造工程团队和激光极限制造研究团队。激光极端制造研究中心以面向前沿的工艺技术突破和关键技术攻关等一系列国家重大需求为使命,在激光精密加工工艺与技术方面承担了国家重大专项、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中国科学院装备研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择优资助、宁波市2025重点项目等多项国家及省部级项目,并申请了200多项专利。中心现有研究人员100余人(其中院士1人,国家人才3人,中国科学院人才3人,浙江省人才3人)
二、招聘岗位
岗位名称 |
研究方向 |
需求人数 |
岗位职责 |
任职要求 |
激光复合加工碳纤维复合材料研究博士后 |
激光复合加工 |
1 |
1.研究激光加工参数对碳纤维复合材料加工质量,成分变化,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 |
1.近3年内获博士学位,专业方向为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加工、复合材料或相关领域; |
高功率飞秒激光加工博士后 |
超快激光加工 |
1 |
1.开展千瓦级飞秒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机制研究,建立兆瓦级能量密度下的非平衡态等离子体演化模型,通过脉冲时序优化实现飞秒激光加工过程中对等离子体通道的主动控制; |
1.近3年内获博士学位,专业方向为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加工或相关领域; |
超精密激光微纳制造技术研究博士后 |
激光微纳加工 |
1 |
1.基于超构透镜及衍射光学元件等并行加工技术,开展跨尺度图案化激光光刻技术研究,通过空间位姿调控对光场进行二元图案化整形,实现分米级加工面积和超衍射极限的空间分辨率,突破激光微纳加工效率与精度的双瓶颈; |
1.近3年内获博士学位,专业方向为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加工或相关领域; |
多材料激光增材制造材料学研究博士后 |
异质增材制造 |
1 |
1.设计激光增材多材料体系,表征其显微组织、化学成分、力学/物理性能及界面特性; |
1.材料基础与经验:具备扎实金属材料学基础(熟悉凝固、相变、强化机制);拥有激光增材制造(L-PBF, DED-L)或高能束流工艺实验经验(熟悉设备操作者优先)。 |
原子级催化材料激光高速制备博士后 |
激光合成材料 |
1 |
1.设计原子级分散催化材料的元素组成、载体类型,完成材料学表征; |
1.设计原子级分散催化材料的元素组成、载体类型,完成材料学表征; |
激光焊接技术研究博士后 |
激光厚板焊接 |
1 |
1.承担激光厚板焊接领域相关科研项目的关键技术攻关; |
1.学历与方向:博士,材料科学与工程、激光焊接技术、激光多场耦合、焊接过程控制理论、焊接智能化及数字化、水下激光焊接、激光再制造及修复技术等研究方向; |
激光增材制造多物理场仿真研究博士后 |
多场耦合仿真 |
1 |
1. 开展高保真熔池动力学建模与机制研究,通过开发高精度激光-粉末-熔池多相流耦合CFD模型,研究激光增材制造过程中熔池行为和飞溅/匙孔/气孔等缺陷的形成机制; |
1.第一作者发表JCR Q1期刊论文≥2篇(其中CFD/FEM相关≥1篇); |
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博士后 |
人工智能算法 |
1 |
1.开发基于图像的特征识别算法,用于激光加工复合材料过程的缺陷识别; |
1.机械工程、电子工程、计算机或相关专业博士学位; |
激光加工过程虚拟制造及数字孪生技术博士后 |
数字孪生技术 |
1 |
1.承担激光加工过程虚拟制造与数字孪生领域相关项目的关键技术攻关; |
1.学历与方向:博士,材料科学与工程、激光工程、激光加工技术等研究方向,开展激光加工过程虚拟制造及数字孪生技术研究; |